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老兵稻垣三郎在回忆徐州会战的文章中提到“绑在机枪上的少年兵”。日军当时依靠强...

日本老兵稻垣三郎在回忆徐州会战的文章中提到“绑在机枪上的少年兵”。日军当时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阵地,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指挥官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准备在国际舆论上渲染。但当他们得知真相后,立即放弃了这一想法。下列对日军放弃该想法的原因的历史想象,合理的是

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

②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

③少年兵为与阵地共存亡而将自己绑在枪架上

④日军担忧中国人的凝聚力因少年兵事件更为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应为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等地的失守,晚于题目中“徐州会战”的时间(1938年初),故排除第①项;此阶段,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暴行采取绥靖政策,故排除第②项;③④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本题应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徐州会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它反映出

满分5 manfen5.com

   

A.女学教育始于民国初期             B.中国女权事业取得进步

C.中国教育实现男女平等             D.新文化运动成绩卓著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查看答案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查看答案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

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