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

(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

国家

措施

俄国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农奴可以出钱赎买得到一块份地。

日本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为平民。

(1)根据材料一,比较俄、日农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材料二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化。而西方则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它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认识。(6分)

 

(1)相同点:注重农民人身自由;(2分)注重土地所有权变革。(2分)  影响:促进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2分)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2分) (2)现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崛起;(2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分) 变化:耕与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出其中3点给6分) (3)认识:①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兴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3分)②派遣留学生、创办报刊、建立各种社团,促使中国逐渐迈向现代化。(3分) (或答“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美化侵略,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同样给6分;只要言之有理,或所谈与中国现代化有关,均可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俄日两国的共同点:注重农民人身自由;注重土地所有权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作用:促进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促进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中国与西方之间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来概括。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两者比较;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阶段

时期

中西文化交流简况

第一阶段

1800~1839年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文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

第二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第四阶段

1895~1900年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国入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4分)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6分)

 

查看答案

(30分)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它们很快进入国家的贡赋体系,并为国库、皇帝和权贵所囤积。对于绝大多数生产者来说,换取白银的主要目的是缴纳赋税和贡赋,而非资本的增长。许多人日常生活基本上与市场没有联系,白银之类的贵金属在这里基本上成为一种权力、礼仪象征物,恢复其物质的特性,丧失其货币的功能。

(据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等整理)

(1)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导致“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2分)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为什么输入中国的白银基本丧失了货币功能?(4分)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日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日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1910年他又提出,“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他举例说到,“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国帑谋其私益”。

(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经济思想。(6分)并据此评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任评一项)。(6分)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3)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8分)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4分)

 

查看答案

《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到,“《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满分5 manfen5.com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A.除贵族外的雅典所有公民           B.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C.除第四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D.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查看答案

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满分5 manfen5.com

  

A.“三大改造”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