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
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 B.1929年经济危机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800年至1900年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化趋势?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出生数量多
C.移民主要流向亚洲 D.婴儿死亡率降低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窖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A.光荣革命之前 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 D.经济“大恐慌”
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
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
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