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在...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俄国外省和前线,基本平静的接受了二月革命的事实;结合所学知识,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推翻了俄国的沙皇统治,故选D。A、C两项明显与材料不符;B项是1917年的四月提纲中,列宁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查看答案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 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查看答案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注重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