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6分)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的变化。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10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是如何应对的?(8分)

 

(1)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6分,每点3分,其中“挑战”1分,“应战”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变化:近代西方的冲击,使中国 “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逐步 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要素:经济方面,新的经济成分;政治方面,新阶级的产生与壮大;科技教育方面,新式学堂、 留学生、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等;军事方面:近代海军等;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生活方面:体现近代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3)国际形势: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区域集团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 趋势不断加强;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新冲突,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中国应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 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问的关键是“挑战——应战”模式的准确理解,由材料分析可知“挑战”指的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罗发明发展的原因,而“应战”指的是罗马法发展的表现,据此可以从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史料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小问解答需要紧扣“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的变化”,由材料中“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及近代相关史实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和政治变化有“闭关锁国”局面的打破;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法等。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理解“永久性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即给中国带来长久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3)问,考查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抓住时间限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系其时代背景可知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区域集团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 趋势不断加强;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新冲突,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对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与演变;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等

材料二: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自《共产党宣言》

(1)简述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4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6分)

(3)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10分)

(4)简述“关贸总协定”产生的背景。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 柏林危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

A.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

C.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D.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控制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

①实行联邦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