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

(15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4分)

(2)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8分)(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1)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3分) 根本原因: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1分) (2)基本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2分) 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1分)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2分)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3分)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等)(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历史作用:这一问需要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可知其历史作用是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其历史作用还体现在它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根本原因: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是属于政治现象,所以根本原因应该从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去考虑,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是因为它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基本特征: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回答,所以应该从材料三中去寻找信息来回答,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可知是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淘汰:这一题考查基本史实,只要根据所学考虑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制度方面的变革就不难得出答案,即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3)这一题要求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需要考生在论证时首先说明什么是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什么是政治制度的创新,然后在分别说明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创新分别是什么,并辅之以中英两国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考生的史论结合的论证能力,要求逻辑严密,行文流畅,层次分明,250字左右。其中,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的形成;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1832年议会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其对应文艺作品,不匹配的有

①斯达尔夫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巴黎圣母院》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苹果车》

③沃塞尔“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向日葵》

④莫奈“光是画中的主角”——《格尔尼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极力提升政治诉求

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查看答案

叶书宗在《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中认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这里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①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改变          ②所有制结构的改变

③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变                ④分配制度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