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

(14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7分)

(2)结合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1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地主阶级日益崛起;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私学的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西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魏晋时代是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都存在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的缺陷,体现出封闭的特征。(4分)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2分)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时间“到战国之世”可以知道材料所述现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时代背景要考虑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一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然后再结合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征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中的“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和材料三中的“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知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是察举制,魏晋时代是九品中正制。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二者进行比较即可。 (3)根据材料四中的“(隋)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知其特点是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根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可以得出其特点是以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快了世界一体化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1906年开始,汉口英租界先后出现了照明用电和自来水。在长江上游的重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的引进比武汉还要晚。不过,沿江城市近代文明设施的出现,不但比西安等内地城市早,也比华北等地通商口岸早得多。

——据张仲礼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整理

(1)材料一中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经济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三,分析“近代文明设施”在华传播的主要特点。(8分)

(3)参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影响。(9分)

 

查看答案

(26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佞垂老亲见……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又益以青岛问题,集矢曹、章;继以罢学,牵率罢市。咄咄学生,救国良苦……国中革命之说,暗长潜滋。

——据《严复集》整理

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的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一九四五年,日军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百分之七十六点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            

——刘大年《抗日战争年代》

材料三    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之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实雄辩地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恪守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永远不称霸等庄严承诺,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胡锦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严复所称“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为“利己杀人,寡廉鲜耻”的依据是什么?请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说明“一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

(2)二战前和二战中中国军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8分)

(3)阅读材料三,从汲取战争经验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概括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简要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0分)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刺激、挑战中发展的。以下对资本主义构成最大刺激、挑战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著名战役。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役的影响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B.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C.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D.德军从此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查看答案

西方学术界赋予达尔文“生物学中的牛顿”的崇高荣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是达尔文提出来的

B.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自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C.达尔文证明了自然界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达尔文颠覆了上帝存在的自然神论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