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岁伐。

(3)以材料三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及其反应的本质问题。(4分)

 

(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6分) (3)现象(此处现象应为特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本质问题:反映情况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问题时首先应该注意答案内容的时间点,是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然后重点注意分析这个城市的发展是在“农耕文明”条件下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上的安定与统一,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展城市才会越来越繁荣。 (2)从材料二中可一一对应找出答案。如材料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使其发展缺少法律性的保护。而“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再有从材料中的“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可以分析出中国的商业城市不独立,而政府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对商业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而西方的城市比较独立,城市的实力也强大得多。 (3)近代中国城市的特点应该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做为半殖民地的一个近代化城市,应该带有殖民地化的特点,加之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发展所受的阻碍,所以发展水平不会高。所以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要透过现有的现象的特点来透视本质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世纪西欧·庄园和城市·城市的自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则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      B.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C.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D.与世界经济全方位接轨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查看答案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查看答案

下面为1978-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格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

年份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调节价

1978

97

 

3

1985

47

19

34

1990

30

25

45

2006

4.63

 

95.37

A.中国政府最终不再发挥经济职能         

B.1985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C.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查看答案

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