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饰有鸟兽的图案。文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鸳鸯,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绣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也是绣犀牛,九品为绣海马。

——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

材料二      在明代,人们把身子包得严严实实,形成宽衣博带、衣领紧扣、裙长拽地的中式服饰式样,不强调服饰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在人体与衣料之间形成的空隙较大,显得宽松。

——摘编自王超玲《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反映在服饰式样上就显得开放、显露。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是身体与纤维衣料之间的空隙极小,追求用服饰突出人体曲线美,是服饰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摘编自王超玲《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

材料四     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北京《大自由报》上刊登的广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补子的特色。(2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式样与结构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观念层面上概述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6分)

(3)据材料四广告内容,由表及里地概述有关“易服”的历史信息。(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服饰变迁的要素(2分)

 

(1)特点:动物为图案;规定严格;官阶分明。(2分) (2)差异:明代服饰式样宽衣博带、衣领紧扣、裙长拽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服饰宽松。西方服饰式样开放、显露,在结构上以立体裁剪为本,服饰合体。(4分) 观念:中国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受理学的影响),西方体现人文主义思想。(2分) (4)“表”:民国的成立;西化特征出现;士商率先易服。 要素:政治生活的需要、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的变革。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材料一“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饰有鸟兽的图案...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鸳鸯,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即可概括明代补子的特色。 (2)据材料二、三“在明代,人们把身子包得严严实实...不强调服饰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显得宽松...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反映在服饰式样上就显得开放、显露。在结构处理上,以立体裁剪为本,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合体...”即可比较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式样与结构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思想方面主要是中国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西方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3)据材料四“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专做西式...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其表的含义是材料的直接信息,其里主要是从产生“表”特征的原因去分析概括。 (4)综合以上材料“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饰有鸟兽的图案...在明代...在服饰结构上采取平面裁剪的方法...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于服饰崇尚显露人体之美...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即可总结出影响服饰变迁的主要要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任务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孟子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成为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 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及主要理由。(4分)

(4)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由此可见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查看答案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冷战:格局形成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查看答案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