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8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具体实施有:
1)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
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3)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中法建交;
4)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
5)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希特勒1930年
材料二
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结果从三十年代中期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法西斯国家集团和英、美、法三大国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这两个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法西斯国家从西方国家得到的支持越多,它们就越是贪得无厌;它们越觉得自己的力量强大,就越轻视那些助它们为虐的人。
——选自凌治彬主编:《世界现代史稿》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有哪些?其实质又是什么?(9
分)
(2)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给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6分)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任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行,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
思潮?(9分)
(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书院”的行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