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以来,人民不胜专制之苦,亦时有改革政...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以来,人民不胜专制之苦,亦时有改革政治之要求。满政府坚执锢见,一再不许。即万不得已而暂允所请,亦仅为违心之举,初非有令出必行之意。朝颁诏旨,夕即背之,玩弄吾民,已非一次。其于本国光荣,视同秦越,未尝有丝毫为国尽力之意。是以历年种种之阻挠,不足激其羞耻之心,坐令吾国吾民,遭世界之轻视,而彼殆无动于中焉。

……犹恐世界各邦,或昧于吾民睦邻之真旨,故将下列各条,披沥陈于各邦之前……

──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材料二  “夫再来之世界战争,说者多谓必为黄白之战争,或为欧亚之战争,吾敢断言其非也,其必为公理与强权之战也。……是故受屈人民当联合受屈人民以排强暴者。如是,在欧洲则露(按:指苏俄)独为受屈者之中坚,英法为横暴者之主干;在亚洲则印度、中国为受屈者之中坚,而横暴者之主干亦同为英法,而美国……必不为受屈者之友朋……日本政府此时当毅然决然以助支那之革命成功,俾对内可以统一,对外可以独立,一举而打破列强之束缚。从此日支亲善可期,而东亚之和平永保;……日本当首先承认露国政府,宜立即行之,切勿与列强一致。……

──孙中山《支那革命为欧洲列强所最忌──致犬养毅书(注:犬养毅为当时日本“革新俱乐部”的领导人)》(1923.11.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指出的推翻清政府的理由。并简要评价《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主张,并作简要评价。(5分)

 

(1)理由:一是它坚持专制,压迫又“玩弄”人民,不真正进行改革;二是无“丝毫为国尽力之意”,漠视国家利益;三是导致国家和人民遭世界轻视。(3分)评价:孙中山主动表示对外交好,是为了争取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减少来自外交方面的障碍,(1分)但这毕竟反映了其软弱、妥协的一面。(1分) (2)主张:未来的战争肯定是“公理与强权之战”,而非“黄白之战”或“欧亚之战争”;世界被压迫人民应该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建议日本政府支持中国革命,承认苏俄,维护亚洲和平。(3分评价: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1分)但他还没有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人民不胜专制之苦,亦时有改革政治之要求。满政府坚执锢见,一再不许” “玩弄吾民,已非一次”“其于本国光荣,视同秦越,未尝有丝毫为国尽力之意”“ 坐令吾国吾民,遭世界之轻视,而彼殆无动于中焉” 概括孙中山指出的推翻清政府的理由。评价《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注意辨证的分析评价,孙中山主动表示对外交好,是为了争取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支持,但这毕竟反映了革命派软弱、妥协的一面。 (2)根据材料信息“吾敢断言其非也,其必为公理与强权之战也”“是故受屈人民当联合受屈人民以排强暴者”“日本政府此时当毅然决然以助支那之革命成功,俾对内可以统一,对外可以独立,一举而打破列强之束缚”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主张,并作简要评价。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但他还没有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1999年4月4日,北约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迎来了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4月24日,北约19个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纪念庆典,并讨论通过了北约21世纪的战略新构想,即北约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把北约的“集体防御”改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乃至欧洲以外地区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其中包括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矛盾的爆发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需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摘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的实质。(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联盟战略概念》和《北大西洋公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0分)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1)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3)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7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8分)

 

查看答案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英法借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政局动荡”是指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