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1)向西方学习;(2分)自上而下的改革;(2分)侧重制度改革。(2分)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2分)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2分)推行过程不同;(1分)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2分)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切入考查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关键信息:“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 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从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来源来分析归纳相同点。 (2)关键信息:1901年1月29日、“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从改革的领导者、过程、国内外形势等方面分析归纳不同点;清末新政是由清朝统治者发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据此分析实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异同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三国比较。

 

查看答案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天下吴樾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特别所须,借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借中国所需“;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罗绸缎“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玲《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材料二  泰秦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特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究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友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然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学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9分)

 

查看答案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查看答案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