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文中的“民主”,实际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仁者,爱人” ③“天人感应” 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2: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认为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