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以儒学代替以前的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学是日本西洋学发达的起点。这里所说的“汉学”,包括以儒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学问和技术方面的学问两个方面。……中国儒学在日本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社会基础,而且没有同科举结合,所以,它一开始就作为思索的学问而发展,而且平行地存在着几种学说。

——伊田嘉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2分)?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2分)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

 

(1) 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 (3) 原因: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伏尔泰出发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4)影响:儒学不仅替代佛教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立足点。原因:儒家文化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家庭和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解析】 试题分析:(1)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即西汉和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西汉主要是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 本题主要考查“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去作答。经济上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上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化上主要是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和宋明理学的束缚。 (3) 本题考查莱布尼茨推崇中国儒学文化以及伏尔泰推崇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原因,一定要结合当时德意志和法国的国家现实进行分析。因为当时德意志分裂割据,所以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的统一。伏尔泰之所以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他的主要出发点是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儒学不仅替代佛教成为统治日本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日本学习西方的立足点。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主要原因是儒家文化对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家庭和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主张和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的统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查看答案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查看答案

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                   B.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

C.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                     D.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

 

查看答案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

A.牛顿运动三定律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查看答案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姓名

成就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