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轰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 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有哪些?(8分)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启蒙运动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请举三例说明。(10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6分)

 

(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6分) (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准备。(8分) (3)把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直接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构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4分,只答理性主义得2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任意答对三点给6分) (4)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中世纪,湮灭;文艺复兴,复苏;宗教改革,进一步地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成熟。(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出土于1506年,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意大利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2)1517年,为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共同的影响是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准备。 (3)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天主教会,还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确立的未来社会的原则包括: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君主立宪,社会契约等。 (4)该问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要求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14-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得到复苏和传播;17-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倡导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人文主义得以发展成熟。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6分)

(4)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中国选官制度有何变化?(6分)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有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查看答案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查看答案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 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 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 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 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