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有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敬告青年》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2分)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发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

(3)结合所学指出“德、赛两先生”的具体含义。(2分)这说明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

(4)材料三、四反映"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所产生的最主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1)成就:《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郭守敬制成简仪等(2分) 特点: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农业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2分,答两点即可。) (2)帮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加速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6分) (3)德先生指民主,即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科学,即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分)向西方学习。(1分) (4)推动近代化进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 (2)依据材料三中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知识,火药为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 (3)依据所学知识,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材料反映了陈独秀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武器,故其途径是向西方学习。 (4)结合材料,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四反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故其共同的影响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古代科技的特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二: 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1993年9月,邓小平则明确警示,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材料表明,邓小平的核心主张是(   )

A.缩小城乡差别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由“贫”转“富”              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查看答案

“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_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提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

C.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

A.自由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民族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查看答案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 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D.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