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 表明君主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高度成熟的时期。下列关于其“成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了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的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
B.创立了被西方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C.建立了古代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唐律
D.发展完善了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机制——监察制度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
A. 郡县制 B. 皇帝制度 C. 分封制 D. 三公九卿制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
A. 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 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 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 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