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与对淞沪抗战作用的掌握情况。由材料中的“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可知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此次会战是失败的,不是胜利的,所以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的要求,所以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淞沪抗战的积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A. 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 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 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 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谈到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共两党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B.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查看答案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