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南太平洋、东南亚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残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依据材料一,说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的分配情况?(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6分)

 

(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的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2分) (2)设想的结局: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将集中兵力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夹击配合,会使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3分)未出现的原因: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族抗战。(3分)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1)问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图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即以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为标志,所以从表格中1942年那一栏中明确可以看出日本的兵力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战场。 (2)罗斯福设想的结局要解读材料,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中文字“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是罗斯福设想的结局,即放弃抗战,日本会和德国配合是战争形势恶化。未出现的原因要从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3)本小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评述问题能力。评价抗日战争要结合材料中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要说明在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中国抗日战争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总之,要一分为二地评述历史事件。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据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对丞相制做了怎样的改革。(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分)

 

查看答案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最明显的不同是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B.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

C.反对个人崇拜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查看答案

刘少奇同志受到迫害时曾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A.文革的全面发动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D.中共中央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查看答案

下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满分5 manfen5.com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