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内中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公众对美国的整体印...

(25分)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内中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公众对美国的整体印象,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出处

观点

张之洞

《劝学篇·正权》

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美国是新世界之老共和国,吾为旧世界之新共和国……但美国为先进文明国,事事皆为我国之典范。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

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

材料二  1993年夏季,美国根据莫须有的情报,在公海上拦截中国的“银河”号商船,并进行检查,从而引起中国公众的极大愤慨。随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以中国人权状况恶化为由,阻挠中国申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次点燃了中国人的反美情绪。这两起事件导致了中国公众心目中的美国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到海湾战争后,中国人还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是一个主持正义和敢于负责任的国家。但美国现在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国家。

——摘自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材料三  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时,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即中国人真诚地将西方发达国家当作自己的先生,认真地讨教和学习,可是在历经坎坷以后终于发现,“先生总是欺负学生”。

——摘自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分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12分)

 

(1)洋务运动时期:看到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弊端,抵制美国的共和制度。辛亥革命时期:学习并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解放战争时期:抨击美国扶蒋反共政策。90年代: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每点2分,共8分)因素:国家利益的变化;(2分)国情的变化;(2分)对美国了解程度变化等(2分) (2)认识观点:美国是中国人追寻现代化进程中学习的榜样之一,但因国家利益不同,中美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3分)(如果只答“我同意材料三的观点”,或“我认为材料三的观点是合理的”,只赋1分) 史实论证:中国以美国为师的史实:近代学习美国的民主思想(徐继畬《瀛环志略》)与三权分立共和制度(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取一,2分)美国“欺负”中国史实: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三条约取一即可);扶蒋反共控制中国;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的敌视政策(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三点取两点,共4分)逻辑:1分(从辩证角度用史实论证)延展: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应发展合作,走双赢之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可根据“表2中张之洞、孙中山、毛泽东的观点”以及材料二中的“但美国现在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国家。”并结合所学可归纳洋务运动时期:看到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弊端,抵制美国的共和制度。辛亥革命时期:学习并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解放战争时期:抨击美国扶蒋反共政策。90年代: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第二小问可根据影响国家对政策的因素从国家利益的变化、国情的变化、对美国了解程度变化等角度回答即可。 (2)本题是观点性试题在回答时需要史论结合。分析材料三可知其观点是美国是中国人追寻现代化进程中学习的榜样之一,但因国家利益不同,中美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表达观点时不能绝对化。在史料的论证上可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历程举例论证即可,比如近代学习美国的民主思想(徐继畬《瀛环志略》)与三权分立共和制度;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三条约取一即可);扶蒋反共控制中国;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的敌视政策等。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查看答案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中说:“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A.发挥宏观调控对经济调节作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其丧失统治地位

C.促进西方社会垄断时代的到来       D.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将其彻底废除

 

查看答案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最早努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达·芬奇

 

查看答案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规定:原告与被告就某物发生争执,原告所提起的是对物的诉讼。例如某人占有一有形体物,铁提肯定这物是他的,而占有人主张他是所有人。铁提既然主张物是他的,所以这是对物的诉讼。这说明罗马法中

A.体现了物权的法定主义原则         B.物权与债权转化是客观规律

C.所有权与占有权的性质相同         D.占有人对物的权利倍受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