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
②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③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④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茶叶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担
|
1836—1838年年平均 |
1894年 |
内销 |
165 |
171 |
外销 |
50 |
215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
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①取代了相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强化了君权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2005年第2期《郑州大学学报》
材料二 “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义利观。(5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以上两种不同义利观的原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