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英语的传播是历史发展的缩影。 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的扩大 (1)结合所...

(20分)英语的传播是历史发展的缩影。

满分5 manfen5.com

  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的扩大

(1)结合所学,分析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扩大的原因。(4分)

“广州英语”出现在1715年前后,指在广州的中国人与西洋人之间用作商业贸易和往来媒介的独特语言。19世纪30年代刻印的《红毛通用番话》收集词汇约380个,均用广东方言来注音。词汇分为“生意数目门”“人物俗语门”“言语通用门”“食物杂用门”等四项。使用广州英语的,主要是通事(翻译)、店主、买办、杂役以及部分行商。外国人对广州英语的评价是:“由于汉语习惯在其中的存在,在英美人士的视觉上引起的混乱,再加上糟糕的发音,使这种粗俗土语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交流工具。”它是当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2)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解读。(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3)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恰当的进行论述。(8分)

要求:选定一个角度;充分使用材料;论证逻辑清晰。

示例: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1)英国移民在北美洲的殖民;(2分)美国成立后往西扩张领土。(2分) (2)第一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齐全。(7-8分) 第二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三项。(5-6分) 第三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二项。(3-4分) 第四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一项。(1-2分) 示例: 背景:清朝前期,中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是清朝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地区出现了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人群。 现象或特点:内容主要涉及商业贸易和日常生活;使用人群小;语言不规范。 影响: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大形势下,基本适应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认识:“广州英语”是早期中西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不够充分的产物。 (3)要求:①角度明确;②英语发展的历程梳理清晰;③英语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正确;④有概括性的认识。 第一层次:四项齐全。(7-8分) 第二层次:只有三项。(5-6分) 第三层次:只有两项。(3-4分) 第四层次:只有一项。(1-2分) 示例1: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洋务派招收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培养翻译人才;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外交人才。民国初年,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了解并能运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习英语的目标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身,扩展至学习西方文化。“文革”之前,英语学习的目标局限于阅读书籍。“文革”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综上,我国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国家形势的变迁密切相关。 示例2: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近代以来,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纷纷侵华,为与列强交涉并学习其科学技术,近代学堂开设众多语种,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民国时期,外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为中国实行“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英语丧失了第一外语的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英语又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英语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高考科目。综上,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百年来我国外交关系的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17世纪到19世纪的史实,英语在北美洲传播范围扩大的原因有英国移民在北美洲的殖民,再根据题目的图片可知美国成立后往西扩张领土。 (2)首先根据材料“...广州的中国人与西洋人之间用作商业贸易和往来媒介的独特语言。19世纪30年代刻印的《红毛通用番话》收集词汇约380个,均用广东方言来注音...使这种粗俗土语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交流工具。”概括出所述的现象,然后从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的角度进行解读。 (3)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关键是选取出自己最容易把握的材料和角度进行论述。比如: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然后选取的材料应该是围绕英语教育目的这一角度进行材料的提取,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证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各个阶层的救国探索;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关系、中美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蓬勃开展。以“欧洲大学和宗教改革的关系”为题,从下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最少运用三则材料。)

 

 

 

 

中世纪

欧洲大学主要课程有经院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使用教会的通用语言拉丁语。由于课程和语言相似,学生与教师常在不同国家大学间流动。

16世纪

维登堡大学的大多数师生支持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维登堡大学教授将日心说印刷出版。

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等前往。

 

莱比锡大学是反对路德主义的中心。

新旧教派都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德意志新建了9所大

学,开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

 

查看答案

(20分)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外国利器”和“制器之器”的涵义。(4分)简述该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2)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6分)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3)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重要举措。(6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关于选拔官吏的观点。(4分)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所谓的行省,就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本来,“省”的称谓是宫禁的意思,当年设置三省,本是君权集中的体现,但是隋唐以后,省的设置脱离了原本宫廷附属机关的本意,变成纯粹的行政机构。到了金元,又进一步演变成了地方建制的代称。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根据材料,概括“省”演变的过程。(4分)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一位思想家认为:“那种绝对的、无限的权力,不管落到什么人手中,不管是君主,还是自称是人民的代表,结果你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这种认识主要是源自对当时哪国情况的观察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意志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经济根源

③《人权宣言》是革命的重大贡献      ④大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