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冬,天津《大公报》组织“君主立宪、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共16篇文章获奖。这些文章中,主张君主立宪的有11篇,主张民主立宪的有2篇,观点不明确的有3篇。据此,我们可以肯定
①获奖文章大多持有君主立宪论 ②应征文章大多数持有君主立宪论
③征文评选者大多持君主立宪论 ④当时的国人大多赞成君主立宪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的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清末新政的发展历程 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民国读书人的功利性 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
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浩”(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浩”)负责起草。这一变化
A.精简了官僚机构 B.理顺了职官权责
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
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
C.“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D.“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
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朝”、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
A.战国时期的魏国 B.北魏
C.三国时期的魏国 D.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