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观察下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一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

观察下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一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同时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元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B.利用山川形便,防止地方割据

C.保障大都安全,实现以北制南D.管辖险要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地势走向,体现出了当时行政区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南向控制,加强对汉人地区的控制,以更好的维护,元朝的统治,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元行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史料

史论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有人说:‘怪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一思想

①体现了儒家学派与时俱进的精神     ②顺应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潮流

③可以看成是商鞍变法的指导思想     ④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

满分5 manfen5.com

A.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扩展过程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C.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D.天然植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王室子弟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据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阿拉伯人是如何影响西方文明的。(6分),并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的角色(4分)。

材料二  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结果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发生大大小小的教案有400起。时人指出,“凡谋与洋人为难者,非进士即举人,非举人即秀才,从未闻无功名之士,能煽动愚民”……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传教士们开始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设立教会大学、创办报刊,成立学会等。教会学校普遍开设儒家文化,有的甚至将儒家经典、《圣经》和西学同等对待,开设拼盘式课程。虽然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严重挫折,但基督教得以迅速重建,教案显著减少,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纳和认同基督教……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甚至批评教会“迷信”。

(据王超云《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等)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指出“孔子或耶稣”和“孔子加耶稣”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分),据此评析近代时期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10分)。

材料三  1881年,西方史学界“泰斗”、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此书风行一时,影响甚逛……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论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巴特菲尔德《论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书基本摆脱欧洲(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70—80年代,从总体上说,西方世界历史编写已进入整体历史或全球文明史时代。

(据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

(3)据材料三,概括19—20世纪西方学者历史观的重大变化(2分),任选材料三中的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时代对史观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