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简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当时李鸿章给予慈禧太后的回答?(3分)

3)综上,简要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3分)

 

(1)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展为“变法自强”。(4分) 原因: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深刻认识到仅以富国强兵的方式(洋务运动)不足以救中国(3分);李鸿章考察欧美,目睹了西方富强与先进,而要变法自强。(3分) (2)说明当时的李鸿章面对局势的变化,认为变法才能强国。(3分) (3)李鸿章的思想变化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对时局的认识日益清醒和深刻。(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到材料二“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可以看出李鸿章观点的变化。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变化的原因:李鸿章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深刻认识到仅以富国强兵的方式(洋务运动)不足以救中国(3分);李鸿章考察欧美,目睹了西方富强与先进,而要变法自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说明当时的李鸿章面对局势的变化,认为变法才能强国。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展为“变法自强”,李鸿章的思想变化是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对时局的认识日益清醒和深刻,认为变法才能强国。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李鸿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与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

——(美国)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的技术与政治的和经济的结构”比其他文明具有怎样的“决定性的优势”?(6分)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白银资本》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向欧洲传播。1585年,由西班牙传教士门萨多撰著介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的宏著《中华大帝国史》出版,掀起了大规模的“中国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十分崇拜,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挂孔子的画像。另一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中国文化作了许多研究后,惊喜地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从政治理论到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地位和魅力。随着输入中国货品的增多和介绍中国国情的书籍的大量出版,欧洲人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向往,不少欧洲人欣赏甚至模仿中国风尚。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出现在满朝文武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文人端着景德镇的茶碗品茶……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沟通中西的媒介及欧洲人喜爱和推崇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6分)(注: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特点。(3分)

材料三  1840年前后,清朝拥有一千七百多所府、州、厅、县的各类官学,4500余所大大小小的书院以及为数更多的义学、社学、私塾。每年有几十万名士子参加各类科举考试。1860年后中国出现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并由政府选派二百余名学生出国留学……1904年全国共有学堂4222所,学生总数为92169名。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使得传统的私塾失去了其主要作用而没落或转型。1909年学堂总数增至52348所,学生总数达156万多名。1905年底中国留学日本学生8千至1万名,1906年估计人数已达2万,形成世界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热潮。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1860年至20世纪初中国教育出现的变化。(5分)简析此时期近代中国教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