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以四五千...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谋举革命,.....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材料二   孙中山学贯东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又吸取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1)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是如何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4分)

2)如何理解“迥然不同”?(2分)孙中山是如何做到的?(4分)

 

(1)吸收中西文化的精华,提出同盟会的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分) (2)理【解析】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做法: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依据材料一中“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以及材料二中“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又吸取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中文字信息从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视角去分析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从辛亥革命的成果围绕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围绕辛亥革命后政体的变化以及辛亥革命成果角度组织答案。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

——苏辙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自彼得一世起,俄罗斯把学习西方作为富国强民的惟一出路。但西方的路俄罗斯能否走得通?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俄罗斯人。许多人感到俄罗斯的优越之处正在于东正教与农民村社,正是在这些东西中,隐含着俄罗斯现代化的真实途径。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摘自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1)据材料一,概括苏辙、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认识,(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列宁与钱乘旦关于1861年改革在观点上有何共同点?2分)

 

查看答案

24分)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

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25日~6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

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890

《谢尔曼法》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

1894

《威尔逊──葛曼法》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1906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1914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1933

《紧急银行救济法》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

《农业调整法》

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

1933

《全国工业复兴法》

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

1933

《联邦证券法》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

《证券交易法》

1935

《存款保险法》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

《社会保障法》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

《民用航空法》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1939

《社会保障法》

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

——根据钟流编译《美国经济概貌》(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制

材料三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1978

1985

1988

1991

1993

国家定价(﹪)

94.4

37.0

24.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19.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0

57.8

82.7

—— 《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2 1993)》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8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把现代化定义为人类逐步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并利用它来提高人均产出的一个过程。社会学家指出,现代化的其他特征包括: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兴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以及直至目前才树立起的对科学和技术的信赖。”材料认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现代化的认识

A.是相同的      B.是矛盾的       C.是毫无关联的   D.是互为补充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