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该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顾炎武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材料中有“以明其心”一处表明该思想家做学问的目的或方式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到真理,属于心学的代表,选项中只有C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

A.限制经营场所                     B.奉行“重农抑商”

C.商业空前繁荣                     D.重视监管商业

 

查看答案

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28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8分)

2)在孙中山之前,中国持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还有哪些人?简要分析这些人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如果要反驳孙中山的观点,你可以提供哪些论据?(9分)

3)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7分)

4)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4分)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关税是令走私泛滥的根源。高关税既无法达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也达不到为政府增加财政的目的,只会引发走私泛滥,消弱法治,因而是有害无益的。

——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材料三: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农产品由199%降至约l55%。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1)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英国在对外贸易中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南京条约》中有何体现?(4分)

2)清末,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和《国富论》。但两本书在中国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天演论》受到重视,《国富论》却被人们忽略。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两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当时英美两国的做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简要分析这种做法的效果。(8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中国为入世所做的承诺。(6分)

 

查看答案

有艺术家主张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为此,他们坚持户外写生。这种主张属于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