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该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顾炎武
《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
A.限制经营场所 B.奉行“重农抑商”
C.商业空前繁荣 D.重视监管商业
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8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8分)
(2)在孙中山之前,中国持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还有哪些人?简要分析这些人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如果要反驳孙中山的观点,你可以提供哪些论据?(9分)
(3)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7分)
(4)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