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2分) 

3)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2分)。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1分)

 

(1)观点:认为改革激化社会矛盾,没有促进农业发展。(2分) 措施: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买获取土地。(2分) (2)评价:扩大民主范围。(1分) 措施: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级法院等。(列举其它措施同样赋分)(2分) (3)视角:材料一:从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结果的视角; 材料二:从美俄比较的视角,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2分) 特点: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结论也不同。(学生能回答一点即可赋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根据材料“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可以得出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中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买获取土地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并没有促进农业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根据材料“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可得出1861年改革扩大了民主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后,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改革,建立各级法院等措施,扩大了民主范围。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一主要从农民与地主之间关系这个角度来分析阐述问题的;材料二则是从美国和俄国两者之间比较来说明农奴解放和获得政治权利。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作者立场不同、视角不同、选取材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结论也不同。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在法国启蒙运动史上,孟德斯鸠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对现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他们通过相互的反对权彼此钳制,二者全都要受行政权的约束,行政权又受立法权的约束。”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来源。(2分)

2)据材料一、三,说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其目的何在?(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美国立法实践中的体现?(4分)

4)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评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分)

 

查看答案

15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

材料一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9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4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9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1 015日布告

材料三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9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词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9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四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2分)

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13分)有经济学家认为“保持节俭是美德,但不节俭却可以给社会带来效益,这就是节俭的悖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节用中》

材料二在兴时化,若何?曰,莫善于侈靡。……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蓄)化。

——《管子·侈靡》

材料三社会一经济形态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

欲望形态

社会

经济模式

节俭主义

传统社会

计划经济

消费主义

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

——摘编自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

材料四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末,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

——《陈云文选》1954年“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墨子对节用的认识。(1分)据材料二,指出管子的经济思想与墨子有何不同?(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观点的合理性。(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节俭与消费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加拿大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查看答案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的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   C.信息技术应用   D.美苏冷战结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