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时期的“家天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秦朝完成统一的历程,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像德里的皇宫和贫苦的劳动阶级茅屋的对照在自由印度一天都不能存在下去,国内的穷人都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除非富人放弃财富及财富得来的权力并为公共福利而大家分享,否则必然有一天要爆发流血的暴力革命。

——地《建国纲领》(1941年)

材料二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908年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把手纺车运动描画为救治印度的日益增长的贫困的万应药膏,……我以为任何可以使印度广大群众摆脱其极度贫困的,在同一过程中也就可以使他们得到自治。……我所以提倡这种形式的经济自主,就在于通过它,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

——地《甘地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甘地的经济建设主张。(3分)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推进手纺车运动的目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甘地的经济思想与印度现代化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5分)

2)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土主张的相同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2分)

 

查看答案

13分)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1月至3

19751月至3

19851月至3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0%

1011%

22462%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5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4分)

 

查看答案

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处处可见关于黄帝的各类论述,蔚为一股“黄帝热”。

——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材料二  1925312,“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孙中山却先行病逝。……着手修建中山陵的同时,留守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筹款五十万元,在广州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当时,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困窘,但还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要求政府职员捐薪、向人民收取呈词附加费、销售孙中山纪念章、发动各校学生向全社会劝捐、要求各县县长担任额定募捐任务,等等,千方百计筹措这笔款项。

——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溯源》

(对上述事件,有社论指出)爱你的国父,如像爱你的祖先一样,崇仰革命之神如像昔日之神一样,努力把“国”之意义在建筑中象徵之出来,努力以昔日建祠庙之热诚来建今日国父之会堂及图书馆!

——广州民国日报》(1925421

领袖崇拜可以这样来看:即既存在着自发的领袖崇拜,也存在着“系统的、甚至是马基雅维利式的”领袖崇拜灌输。

——李恭忠《孙中山崇拜与民国政治文化》

材料三  1933年,李大钊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6年后,北平各界发起了公葬李大钊的活动。这次公葬除了北平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学生外,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士、社会各界团体(如北京大学)、各类知识分子(如胡适、鲁迅)纷纷在这次公葬活动中亮相,这显示了当时民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李宗刚、陈志华《公葬李大钊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生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黄帝热”是三民主义中哪种革命思想的文化象征?这种革命思想有何局限性?(2分)

2)据材料二,孙中山崇拜仪式偏重于“自发的”还是“系统的”领袖崇拜?对此,你做何评价?(5分)

3)据材料三分析,当时民国政治文化生态“复杂而多元”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时代背景与所学知识,以¨复杂而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文化生态”为主题,阐明社会各界代表出席李大钊公葬的不同意图。(要求:言简意赅;论述准确;表述成文;120字左右)(7分)

 

查看答案

13分)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一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文帝记》

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三年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平准书》

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

遣使者振贷困乏

《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

地结三年

假田与贫民,贷种、食

《汉书·宣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初元元年

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汉书·元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刮飓风、修海塘

动款

货币

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

粮米

康熙三十七年

江南海州等九州县

水灾

发常平仓谷

康熙四十二年

山东济南

水灾

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

钱、粮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  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6分)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