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A 【解析】 试题分析:顾炎武认为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

②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

③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

④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

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对唐太宗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与门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中书与门下相互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D.中书、门下之间易相互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大市,曰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材料说明先秦时期

A.按时段分类交易                   B.已经出现了夜市

C.交易场所已趋同定                 D.市场初显专业化

 

查看答案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亨利·乔治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亨利·乔治)的学说,深合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之平均,亦必先将土地收回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欲解决土地问题,我国今日正一极佳时期也。趁此资本未发达,地价未加增之时,先行解决,较之欧美其难易有未可同日以语。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政纲,作为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纲的具体实施办法则是“定地价”和“土地国有”。所谓“定地价”和“照价纳税”,就是由地主自报地价,国家征以重税,同时国家又握有土地国有之权,可以随时按地价收买地主土地。……“在国家一方面而言,无论收税买地,皆有大益之事”。这样便消灭了土地投机和土地垄断,而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这(注:指亨利·乔治等的资产阶级国有土地论)是工业资本家对地主怀抱的仇恨的率直的表现,因为在工业资本家的心目中,地主是无用之长物。是在资产者的生产的全般机构里面的一个累赞。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材料四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孙中山认为亨利的学说“深合于社会主义之主张”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认为当时解决土地问题“正一极佳时期”?(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平均地权”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些措施与亨利的主张在本质目的上有何一致性?(4分)

3)据材料四,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