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王阳明河苏格拉底分别代表着中西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但是两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注意到了道德、美德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个人的修养中的重要性,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而A符合苏格拉底,BC均偏离题目主旨,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采邑制是欧洲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层层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从而造成层层附庸的关系。以下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两者受封的对象极为相似          B.两者都体现了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

C.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         D.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

 

查看答案

26分)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者们注重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这一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摘自《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概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严重破坏。(10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2)列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0分)

材料三: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自《京华时报》

3)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间,并分析中国政府选择在此时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26分)1900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题。

材料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10分)

2)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8分)

 

查看答案

有资料显示,1600-1800年欧洲的文盲率大大下降,尤其是1700年以后更为明显。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代议制度的确立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③文艺复兴的开始  ④科学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