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

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5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7

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6

 

(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血缘纽带日渐疏远。(1分)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分) (2)(7分)宰相相互牵制、监督;(1分)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1分)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分)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学生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1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1分),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1分) (3)(6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或“三权分立”)(2分) 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2分) 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可知趋势是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中“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可以归纳出血缘纽带日渐疏远;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度的重新建构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的建立以及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唐、宋、明、清的中央官制的演变分别予以说明即可。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的内容可直接概括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第二小问从古代和近代分权体制的目的这一角度进行比较可得出:古代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而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维护民主政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内阁制、军机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也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另类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它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神宗):“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帝:“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1分)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4分)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3分)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3分)

 

查看答案

1939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包括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起了领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

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愚昧走向科学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专制走向共和

 

查看答案

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满分5 manfen5.com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观察20世纪初期的一幅画,下列各项符合该画主题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B.甲午战争使清朝统治崩溃

C.列强兴起瓜分中国狂潮D.武昌起义使清朝统治崩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