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穆罕默德·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

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

明治政府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一国两制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1875年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9分) 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14分) 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时期),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入和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洋历法(阳历/公历)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中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再到采用的变化历程。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阳历/公历)优于中国传统历法(阴历/农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阳历),而且从国际化(或世界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终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上述材料表明,由于历法在中国所具有的特别政治和文化意义,使得国人在接触阳历之初,很自然地以一种“正统”眼光视之。但是,当中西接触日深以及知识分子走出国门,亲身体会到阳历的优点和长处后,人们逐渐抛弃了一开始的政治性眼光,而从工具性角度更客观地看待阳历。 (3)(11分)示例: 主题(1分) 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1分) 关键词(1分)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法国1875年宪法(1分) 添加的关键词(1分) 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简要阐释(8分) 美国1787年宪法吸取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共和政体。拿破仑的《民法典》继承发展了古代罗马法的精髓,确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规范。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学习和借鉴欧洲大陆法系的成果,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法国1875年宪法汲取了启蒙思想、《人权宣言》、英美等国的法律成果,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和责任内阁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依据上述信息,归纳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并从生产力水平、地理知识、交往范围、各地文明的孤立等角度分析原因。 (2)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材料二的信息:从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到19世纪末的黄遵宪,逐渐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经纬度”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认识到西方历法优于中国传统历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思想、经济、教育等社会各界不仅提出改行公历,而且从国际化、政治性、工具化、思想解放等角度宣传历法知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行公历,阳历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信息作出阐释和分析说明。 (3)材料三的主题是“文明的发展与借鉴”,考生可选取其中的某个角度,如“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借鉴”、“外交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联系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明。 考点:史学理论和方法·史学著作·《历史》、《史记》;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历史上重大改革•默罕默德•阿里改革•改革的内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785年宪法》;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乞丐行乞”的漫画,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A.美欧关系恶化

B美元退出欧洲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欧元的冲击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哥白尼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B

拜伦创作了《唐璜》等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

拜伦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C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D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中国拥有了远距离战略核导弹打击能力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平民利益 

C.袒护贵族特权    D.体现政治民主

 

查看答案

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