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家,让其船只离开本土,远航于他乡,不久就会感觉到船只依赖于和平贸易、避难场所和供给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在今天,虽然陌生但不失友好的港口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要世界和平得以延续,它们所获得的保护就是足够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此,和平也不会长久存在。

——马汉《海权论》(1890-190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权理论产生的背景。(8分)

材料二  海权论的引入对晚清海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他说:“今日之世界,生计竞争之世界也。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而商务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此自昔所已然。而今日其尤亟者也。故太平洋海权问题,实为二十世纪第一大问题。今后百年间惊天动地之剧战,今始开幕。交绥其优胜劣败之结局,未知若何。观其起点,亦发人深省之一要端也。……海军者,所以保护旅外之国民,保护殖民地保护商业保护商船也。

——摘编自周益锋《海权论的传入和晚晴的海权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工业体系快速建成,海防从“岸上防御”、“近岸防御”进而发展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近海防御”,海防的核心任务仍是保卫领海区域和防止外部势力从海上的军事入侵……中国工业布局是“内向型”,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资金、技术提升、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不依赖外部世界,所以,虽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布局的思维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从小而全发展到大而全,因此,防止来自海上的军事入侵对这种“内向型经济结构”的破坏是海洋安全的核心所在。

——倪乐雄《中国海权战略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对西方海权的认识,并予以评析。(17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2分)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推动人类走向海洋,(2分)国家进行海外贸易、开拓殖民地等等的需要,对海洋的依赖加深(2分),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海洋上的竞争。(2分)(答满4点即可得满分8分) (2)态度:欢迎引进并且积极宣传。(2分) 评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知识界对海权以及海军的认识的改变(2分);提升国防实力、抵抗外国侵略的需要(2分);发展远洋运输、保护海上生命线的需要;(2分)保护海外华人及商业利益的需要;(2分)。 态度:中国不可能成为海权国家。(2分) 国防方针制约着中国海权的形成;(2分)内向型的工业布局决定了中国对海权的使用;(2分);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使海洋国土观念的淡漠(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其实不只是海权是世界联系加强的产物就是领土主权的概念也是世界联系加强的产物,所以回答时要注意这个点需要突出出来。也正是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不断的提高所以海洋的资源也为人类所认识,才有了海权之争,海权观念出现的背景要围绕这个历史原则来回答。 (2)第二问,有关态度问题,梁启超的观点是“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材料一中的“观其起点,亦发人深省之一要端也。……海军者,所以保护旅外之国民,保护殖民地保护商业保护商船也。”可以得出材料一对海权的观点。这种观点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结果。材料二中的观点可以由材料中的“海防从“岸上防御”、“近岸防御”进而发展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近海防御”,海防的核心任务仍是保卫领海区域和防止外部势力从海上的军事入侵”来分析,这段话表明新中国至80年代开放初期仍然把海权当成是防止外敌入侵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是中国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评述在材料中有明确的表述,只要归纳出来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的影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中国的海权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日本学者在200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灌输反日教育

B.日本政府长期忽视历史教育的结果

C.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日本青年扭曲历史

D.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

 

查看答案

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40—1960年

年份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

适龄女性每千人生产婴儿数量

81

85

108

118

119

——据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第826页改编

该材料

A.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

B.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

C.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

D.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查看答案

美国加州大学克拉克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中期是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作者这样认为的主要理由是

A.工业革命之前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变化

B.工业革命过程中诞生了股份公司制度和金融制度

C.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查看答案

亚里多德说:“后来,由于国家日益壮大,而钱财也积累了很多,他(执政官)就劝告人民,抛弃田园、入居城市,务以取得领导权为目的,告诉他们说,人人都会有饭吃,有的人服兵役,有的人当守卫军,有的人从事公社事情。这样,他们就可以保持领导地位。”材料说明

A.工商业的发展是雅典民主得以实施的保证

B.雅典公民的好逸恶劳情绪严重

C.服兵役是雅典公民必须对城邦所尽的义务

D.雅典公民自始至终保持着主人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