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己,舍此则非所闻也。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

材料二  李大钊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应当“承认经济关系在社会全结构中是其基址,承认经济在整个的文化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据《史学思想史讲义》(1920年)

材料三  以西方年鉴学派的“新史学”为代表,人们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结构与趋势,掀起了一场“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在中国,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史学实践只是在近20年中才取得较大进展。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200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中国“旧史”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李大钊的史观受何思想影响?简要分析李大钊的史观形成的背景。依据这一史观,谈谈民国初期经济发展对政治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影响(10分)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史学研究的重点是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新史学”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眼光向下”的史学有较大进展的原因。(8分)   

 

(1)问题:史学只为君主服务。(2分)原因: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专制制度。(2分) (2)思想: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2分) 背景: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传统史学弊端重重;现今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亡方案。(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 影响:政治变革:民族资产阶级壮大,革命党继续进行反对专制的斗争;工人阶级壮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任答一点给2分) 社会生活:民众的衣食住行进一步西化。(2分) (3)原因:①工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 ②新中国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视阶级斗争。 ④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价值: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利于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历史。(2分) 原因:①改革开放使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增加。 ②经济发展使人们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增强。 ③学者对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学的反思。 ④双百方针。(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我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己”可知梁启超认为我国旧史主要是记载某朝君主的发家、治家、败亡的,因此旧史只是为君主服务的,这源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君主专制统治时期一切都应该是为君主维护统治服务的。 (2)材料强调李大钊对待历史,承认经济在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结合所学知识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其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原因可以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来加以回答。结合民国初期的史实可以得出其影响为政治变革:民族资产阶级壮大,革命党继续进行反对专制的斗争;工人阶级壮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生活:民众的衣食住行进一步西化。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史学研究的重点是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说明当时的史学界比较关注工人和农民阶级,这与工人、农民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是密切联系的,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以及文革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更需要突显工农的力量和作用。 (4)依据所学知识新的史学观的产生,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新的领域,同时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结构与趋势能是我们更全面更深入的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依据材料“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史学实践只是在近20年中才取得较大进展”可以得出该新史学观在中国被重视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因此需要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加以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史观及其影响;史学常识·新史观·产生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就历史学而言,如果说它是一门科学的话,它是一门从事评价的科学。”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历史学的功能是价值判断           B.不存在客观的历史   

C.历史学的研究没有科学的方法       D.历史学与历史无关

 

查看答案

1947年,苏联的一本杂志把“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巡猎”错印成“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下仔”。这个事件本没有秘密蓄谋,但“罪人”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印刷水平低下    B.苏联强调历史的真实性

C.苏联人民对列宁满怀崇敬          D.苏联法制不健全

 

查看答案

斯宾塞认为:人类可以在人口的压力下前进,也可以不前进,但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社会契约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查看答案

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查看答案

在柏拉图眼中,现实中的城邦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城邦,而总是至少包含了两个城邦,一个穷人的城邦,一个富人的城邦。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雅典城邦已在事实上分裂           B.穷人和富人分别指奴隶和公民

C.存在两个城邦是为了实现轮番而治 D.雅典公民中存在尖锐对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