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和美国世纪》一书把美国人推动的全球化历史...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和美国世纪》一书把美国人推动的全球化历史,分时期进行了论述。他们宣称,1898~1913年是美国人把英国人曾经统治的世界进行美国化的时期;……1929~1939是美国式全球化受阻碍的时期:……1947~1957年是美国通过遏制和消耗苏联而艰难推行全球化的时期;1958~1986年是美国推行迫使世界转型政策的时期;1986~1995年是美国推行自由和自由贸易成功的时期;1995年后是美国全球化大扩展和美国全球化新千年世界到来的新时代。

——据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整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8年之前英国能够统治世界的原因。(8分) 

(2)1929~1939年,美国式全球化受到何种阻碍?美国如何应对?(4分)

(3)1947~1957年,美国为遏制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何种影响?(7分)

(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全球化历史由美国推动”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1)①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推动政治民主化。 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③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控制了世界市场。 ④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英国文化发展。 ⑤自然科学(牛顿力学体系、进化论)成就巨大。(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大萧条。(2分)罗斯福新政。(2分) (3)措施: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成立北约(3分) 影响:①推动两极格局形成,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②破坏了世界和平,但又遏制了世界大战的发生。(4分) (4)同意。(1分) 理由:①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模式被许多国家学习。 ②美国国力强大,在世界市场和国际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4分) 不同意。(1分) 理由:①美国奉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会阻碍全球化进程。 ②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全球化由各国共同参与、推动。 ③全球化进程从新航路开辟时就已开始。(任答两点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在1989年之前英国一直处于世界霸主的地位,究其原因在于其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长期领先于世界,所以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回答,即政治上: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推动政治民主化。经济上: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控制了世界市场。思想上: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英国文化发展。科技上:自然科学(牛顿力学体系、进化论)成就巨大。 (2)依据所学知识1929—1933西方国家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是美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开始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3)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1957年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冷战的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延续,成立北约成立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结合所学对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的评价加以回答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应提出观点同意或者不同意,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同意则需要突出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结合史实,不同意,则要突出经济全球化中除美国以外的其他积极因素体现在什么方面。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影响;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冷战表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己,舍此则非所闻也。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

材料二  李大钊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应当“承认经济关系在社会全结构中是其基址,承认经济在整个的文化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据《史学思想史讲义》(1920年)

材料三  以西方年鉴学派的“新史学”为代表,人们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结构与趋势,掀起了一场“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在中国,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史学实践只是在近20年中才取得较大进展。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200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中国“旧史”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李大钊的史观受何思想影响?简要分析李大钊的史观形成的背景。依据这一史观,谈谈民国初期经济发展对政治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影响(10分)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史学研究的重点是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新史学”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眼光向下”的史学有较大进展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就历史学而言,如果说它是一门科学的话,它是一门从事评价的科学。”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历史学的功能是价值判断           B.不存在客观的历史   

C.历史学的研究没有科学的方法       D.历史学与历史无关

 

查看答案

1947年,苏联的一本杂志把“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巡猎”错印成“列宁在布良斯克森林下仔”。这个事件本没有秘密蓄谋,但“罪人”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印刷水平低下    B.苏联强调历史的真实性

C.苏联人民对列宁满怀崇敬          D.苏联法制不健全

 

查看答案

斯宾塞认为:人类可以在人口的压力下前进,也可以不前进,但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说,只有那些在人口压力下确实前进的人会最后获得生存。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社会契约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查看答案

欧洲近代的虔敬主义强调宗教的要旨不在于外在的、教条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虔敬主义的代表是

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