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26分)“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的理解。(6分)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8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人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1)差异:材料一认为中国人就是指汉人,材料二认为是指中华民族(或中国境内各民族)(2分);材料一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基础上,材料二建立在主权在民(或民主共和)的基础上(2分)。(若学生答前者属种族认同,后者属政治认同或国家认同,同等给2分) 原因:早期革命派为推翻满洲贵族(或清朝)的专制统治,故强调反满兴汉(2分)。(如答“早期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给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故强调民族平等、民主共和(2分)。(如答“强调国家统一”也给2分) (2)共同点:政治制度: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1分);经济体制:都属于市场经济体制(1分);精神文化:都受启蒙思想影响(答基督教文化也可)(1分)。理【解析】 政治传统指雅典民主政治(1分);法律传统指罗马法(1分);文化遗产指人文精神(1分)。 (3)①阶级认同(2分)。②特点:超越民族、国家与文化(2分)。③对中国影响;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每点1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2分)。④对世界格局:形成两极格局(或两大阵营对峙,或社会主义阵营壮大)(2分)。 (4)原因: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人口跨国迁移日趋频繁;民族融合加剧;文化交流频繁。(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汉人种(族)是也!”可知认为是汉人的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种族认同基础上的;材料二睁“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可见是中华名族的民族国家是建立在民主共和这种共同的政治认同基础上的。关于原因与革命派的不同斗争阶段和认识有关,初期认识不深入由“早期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知;辛亥革命后认识深入,强调民族平等、民主共和。 (2)联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政治制度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经济体制都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神文化都受启蒙思想影响,信奉自由平等等;关于理解 根据题干“结合古希腊罗马史”可知政治传统指雅典民主政治;法律传统来源于罗马法;文化遗产来源于文艺复兴是的人文精神。 (3)根据材料中“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可知是基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是一家的阶级认同而言的。与材料一二三的不用在于超越了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局限;关于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对世界格局而言造成了两大阵营对峙,形成两极格局。 (4)根本原因源于经济全球化,政治上人员流动民族融合加剧,文化交流频繁原来自己民族的特色淡化,个反面互相影响,导致世界上许多人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之民族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下列不属于“进步的历史进程”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巨大增长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两极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中国1912年《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查看答案

古希腊存在多神崇拜,就连众神之主的宙斯在人们心中也没有无上权威,这说明古希腊

A.思想自由     B.经济发达   C.政治稳定    D.制度先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