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有关这一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发生明显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D 【解析】 试题分析:1924至1927年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即国民大革命时期,高潮是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但不是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排除A;国民党以及国民政府逐渐蜕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及政权,排除B;这次革命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排除C;这次革命以国共合作开始,以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清党”“分共”告终,因此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设立五个租界  B.要求设立公行    C.规定五口通商  D.中国自开商埠

 

查看答案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英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

材料三:民主、自由、文明、野蛮、团体、脑筋、目的、思想、精神……20世纪初流行的这些新词大都来自日本。素以“开明”著称的重臣张之洞,以反感并力禁使用“日本新词”闻名。一次他见到幕僚路某拟就之办学大纲中有“健康”一次,勃然大怒,提笔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掷还路某。性格倔强的路某,针锋相对地回曰:“ ‘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两人不欢而散。反对用“日本名词”者如张之洞,却也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困扰。

材料四: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06年《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影响。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6分)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人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原因。(1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中式英语?(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