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濒临经济浩劫和解体,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工人和士兵断然地拒绝支持科尔尼洛夫的军事专政,因为他除了强权、镇压的方针,已经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外,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段描述应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俄国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运动 D.法国大革命
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 B.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
C.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 D.地理大发理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方法。”这里所描述的是
A.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程朱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
C.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育 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此举引起美国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下列场景在出访期间可能出现的有
①美国民众在机场迎接李鸿章 ②美国官员陪李鸿章坐汽车游览美国城市
③美国媒体拍摄访问的影像 ④电视台记者跟踪报道出访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攻治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军队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
A.“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