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

(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简要说明15和16世纪“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表现。(6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请以西方为例加以说明。(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中20世纪中期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变化。(6分)

 

(1)表现: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也可),人文主义兴起; ②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或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各地联系加强); ③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说明:政治: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兴起,资本主义民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科技文化: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大发展;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流行。(8分) (3)影响:政治:西方列强侵华,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等改革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经济:近代工业兴起。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流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进一步传播。(6分) (4)变化:政治:两极格局形成,两大阵营对峙,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经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或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建立也可给分),世界经济向制度 化、体系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思想: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兴起。 科技文化:现代主义兴起(荒诞派也可);现代科技成就日新月异。(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15和16世纪“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表现就是回答15和16世纪期间推动世界一体化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具有扩张性的本质特征,资本具有扩张性才是导致世界形成、近代世界奠定基础的主力军和力量源泉所在。新航路开辟则是打破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被称为世界的发现,这些都为“近代世界奠定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主要包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新的浪潮,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兴起,资本主义民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例如,俄国的1861年改革,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美国的南北战争等等;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变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政治方面是指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等改革运动。经济方面是指近代工业兴起,晚晴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等等,但是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思想方面是指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流行,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社会生活方面是指西方生活方式进一步传播,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20世纪中期世界“更加深刻,更加广泛”的变化主要包括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以及新的科技成果。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是指两极格局形成,冷战的形成,两大阵营对峙,冷战中的热战,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等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向制度 化、体系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现代科技成就日新月异使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民主化方向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30年后中国作家莫言以相同风格的作品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两人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

A.穿梭想象与真实                  B.展示思辨与逻辑

C.直面社会与生活                  D.崇尚理性与科学

 

查看答案

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欧洲联盟建立

 

查看答案

[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        D.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查看答案

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了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为目标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它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美国政府这一计划旨在(     )

A.保护自然资源                    B.确保自由企业制度

C.实行以工代赈                    D.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