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 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

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 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 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满分5 manfen5.com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图示中“田赋、关税、厘金和盐税”表明晚晴税收结构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列强侵华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国家财政税收结构的变化,无从反映出税收总量的下降,故B项错误;“田赋”一直存在说明政府没有放弃传统税收模式,故C项错误;图示中无从体现商业税收增长的变动,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晚清经济结构变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入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A.民族工业兴起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查看答案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查看答案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