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民主政府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力量能...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民主政府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多数人绝对主权,一个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制少数群体。正如有绝对权力的个体会滥用他的权力,有绝对权力的多数群体亦会如此。鉴于公民的平等状态,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新的压迫形式会在民主国家中出现……”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

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最高法院为非民选的机构,在美国的宪政结构冲突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参议院的人员每州两名,和每州的人口数量不构成比例关系,其人员由各州议会指定而不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由每州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托克维尔担忧,美国的民主会出现“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0分)

 

(1)形式:“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迫少数群体”(多数暴政)(2分) (2)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是“制衡的最大化”。 一等(8~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5~8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0~4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是“制衡的最大化”。 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的最大化”——1787年宪法中有关黑奴选举权的规定,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教材);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总统产生方式的规定,都不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材料三); 美国宪法追求的是“制衡的最大化”——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制衡;确立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的制衡。(教材)1787年宪法制定者既要防范君主制,又要避免纯粹的民主制。(材料二)。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和分析的能力。要解答美国的民主会出现“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托克维尔担忧,进行分析归纳,不难得出答案,托克维尔担忧的是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迫少数群体,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和分析的能力,运用史实对历史观点进行论证的能力,要结合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首先要准确地提炼出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是“制衡的最大化”。对此观点要学会分层论证,前一部分美国宪法追求的不是“民主的最大化”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如教材中1787年宪法中有关黑奴选举权的规定,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材料三中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总统产生方式的规定,都不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后部分美国宪法追求的是“制衡的最大化”,如教材中的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制衡;确立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国会参众两院的制衡。材料二1787年宪法制定者既要防范君主制,又要避免纯粹的民主制。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政治制度·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4月17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人们评价他的一部名著:“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是

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悲惨世界》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学校一学生在学习了“欧洲的宗教改革”一课后,在课堂笔记上写下这样的知识结构,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人皆上帝                B.人皆教士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皇至上

 

查看答案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查看答案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方针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C.开辟井冈山的道路              D.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查看答案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为此,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下列哪些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措施

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高考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