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并存,影响着当今世界政...

(14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并存,影响着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当代世界史》

材料三  美元的这把头号交椅坐得并不安稳,……随着美国经济的重新走强,欧盟各国的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欧元从无到有,迅速成长起来,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占据了第二大货币的地位,成为美元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未来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由区域货币来充当全球货币,那么这种构想下就主要是货币区,就是说欧元会继续做大,亚元区会呼之欲出,那么这两个货币区的成长都会挤占美元区的空间……。”

——央视经济半小时:货币战争之美元走上历史舞台

材料四  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与利益,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江泽民《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美国采取了哪些举措?(4分)

(2)结合20世纪70年代史实说明材料中“美元的这把头号交椅坐得并不安稳”。欧元区的继续做大、亚元区的呼之欲出”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据材料四概括“世界走向多极化”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2分)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1分) 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战后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登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3分) (2)说明:70年代,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欧共体、日本等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2分) 影响:挤占美元区的空间,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3分) (3)意义: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协调、均衡发展。(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机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历史知识,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要从材料归纳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关键抓住罗斯福的战后设想和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的内容,可以提炼出“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是战略意图;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当时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在多个领域都采取了措施,抓住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即可作答,具体举措如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战后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登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历史知识,分析的能力。要结合20世纪70年代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美元的这把头号交椅坐得并不安稳”,关键要抓住70年代两件大事情,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经济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况,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针对“欧元区的继续做大、亚元区的呼之欲出”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到挤占美元区的空间,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把握有效信息和分析的能力。从材料四概括“世界走向多极化”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只要对江泽民的讲话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即可得到意义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协调、均衡发展等。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的问题能力。两极格局结束后,中国既会迎来机遇,又会面临着挑战,如何运用机遇发展经济,如何规避挑战,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题中要求谈谈中国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机遇具体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霸·冷战政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西欧、日本的崛起;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意义;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登森林体系;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机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民主政府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多数人绝对主权,一个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制少数群体。正如有绝对权力的个体会滥用他的权力,有绝对权力的多数群体亦会如此。鉴于公民的平等状态,我们可以预见一种新的压迫形式会在民主国家中出现……”                                         ——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的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

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最高法院为非民选的机构,在美国的宪政结构冲突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参议院的人员每州两名,和每州的人口数量不构成比例关系,其人员由各州议会指定而不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由每州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托克维尔担忧,美国的民主会出现“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教授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0分)

 

查看答案

2014年4月17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人们评价他的一部名著:“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是

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悲惨世界》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学校一学生在学习了“欧洲的宗教改革”一课后,在课堂笔记上写下这样的知识结构,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人皆上帝                B.人皆教士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皇至上

 

查看答案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查看答案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方针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C.开辟井冈山的道路              D.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