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对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

(26分)对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家是生态文明的鼻祖。……老子和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正是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摘自中国林业网  《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

材料二   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近代自然科学需要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分析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对于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种思维方法也易于导致割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自《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材料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用“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摘自《论生态文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道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念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思想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根源在公元前5世纪、14——17世纪及18世纪这三个时期的表现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解放作用。(10分)

(3)概括材料三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对比材料二分析指出人类思想认识在此对策中的升华。(6分)

 

(1)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影响:有利:和谐观形成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对古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浪漫主义的诗词和文人的心态)(4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终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分) (2)根源: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2分)。表现: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2分)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4分)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2分) (3)对策:“可持续发展”(2分);找到和平、发展、环境的内在联系来保障和推动“可持续发展”。(2分) 表现:从解放人类自身、确立人类的中心地位到关注未来、关注生活的环境(从自身到全球性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⑴小题: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的“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 尊崇自然,关注自然”等处发现道家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问属于外延型试题,回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全面阐述,其影响主要包括:有利于和谐观形成,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对古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浪漫主义的诗词和文人的心态)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推动儒家思想的发展,终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⑵小题:第一小问比较容易,在材料二中明显地提到了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第二问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回答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其表现可以分时段概括为: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第⑶小题: 第一小问比较容易作答,材料三通段分两点解释了该对策,即“可持续发展”;找到和平、发展、环境的内在联系来保障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小问比较难以作答,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升华”二字,可以表述为:从解放人类自身、确立人类的中心地位到关注未来、关注生活的环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后来,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

时期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形成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形成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当今全球化

二战后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材料三    (2013年9月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中提出:)

“ 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用于外销的最重要的商品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指出当时中国的经济特色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的?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该阶段又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1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所希望的“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

近几年来,中国各地新闻频道时常对重大新闻进行电视直播,且直播内容往往能迅速在网络中得到转播和热议。下列对这一现象评点准确的是

A.是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成立来就播放手段的最重大改革

B.在向全国直播中“中星8号” 通信卫星也起一定的作用

C.选择直播说明电视是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D.迅速转播和热议得力于1992年起开通的我国互联网专线

 

查看答案

20世纪前50年里先后产生了国联和联合国,但国联有效运行却不到20年,而联合国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两大国际组织的运行和作用来分析,这一现象恰恰又符合了20世纪以来的国际趋势,这一趋势是

A.由强权政治转变为平等协商、妥协的趋势

B.由英法为中心转变为以美国为中心的趋势

C.由多头争霸的格局转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

D.由争夺政治利益转变为控制经济利益为主

 

查看答案

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

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

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

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

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