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竟,恐终将招至不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3分)

 

(1)措施:整顿太学。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 (2)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指导思想: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魂洋才)。【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来归纳即可,从材料一中“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的信息,再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可以得出整顿太学;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措施的目的来思考,可得出其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可得出扩大大学的自主权;从“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可归纳出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从“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可得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三联系日本文明开化的相关知识,从“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的信息可归纳出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略矮小。

材料二  图1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2为2012年开盘的深圳某楼盘户型结构图。

满分5 manfen5.com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户型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住宅观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查看答案

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其基本特征是“渴望”,“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这种思潮应该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查看答案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个几亿入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了如此困难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一“历史性胜利”是指(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实现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