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9分)

 

(1)中国: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3分) 日本: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3分) (2)意义:加强了同盟国对日作战的合作,有利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使中国收回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有利于国家统一;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材料一中的“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可知这个报告与日本想把伪满洲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想法相违背,所以日本反对;由“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的规定,可以看出这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故中国也不满意。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国之宗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宣言是在将所有对日作战的国家的利益放在一起,是敦促日本加快投降进程的一个宣言,所以对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关要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规定,对于中国的意义更加重大,可具体分析。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而不是民主,康有为、严复、黄遵完等都提倡民权,反对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

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

哲学家张申府认为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与人为善,尽其在我,各得其所的政治。他晚年还说:“西方各国的宪法内容最初乃导源于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说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可知天赋人权自为吾家旧物,遗留于海外二三百年之久,今可知游子还乡矣。彼西方既采入儒家言以建民主,吾何为不可以西方民主还之于儒家乎?”

——摘编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民主构想的因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

材料二  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方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今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分税制的特点。(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各类指标得分

国家

综合

国力

技术力

人力

资本

资本力

信息力

自然

资源

军事力

外交力

政府

调控力

美国

89.27

97.42

73.38

99.59

87.06

79.34

91.85

98.64

76.11

英国

67.12

73.75

71.77

65.63

79.29

60.36

54.26

78.52

63.61

俄罗斯

66.31

56.33

67.05

52.44

56.77

89.84

84.79

87.46

52.14

法国

65.40

73.5

68.12

62.33

74.81

56.39

56.29

82.12

58.61

德国

64.77

77.35

66.46

59.71

80.02

53.66

54.03

72.25

59.93

中国

64.22

61.42

76.36

59.29

56.2

73.62

54.69

78.24

63.4

日本

66.48

86.31

71.93

66.13

81.15

50.78

52.34

66.57

54.79

平均

69.08

75.15

70.72

66.45

73.61

66.28

64.04

63.69

80.54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进步,对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技术的转移、公开势必会使原先的发明创造者丧失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以确保既能维持新技术发明人的技术优势,又能满足社会对该技术的需要,防止技术垄断。于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专利制度率先应运而生。

19世纪中后期,各国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纷纷通过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知识产权。这堪称知识产权制度上的又一次飞跃。从19世纪末开始,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多边公约、地区公约或双边协定纷纷出台,其中1883年签订的巴黎公约和1886年签订的伯尔尼公约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知识产权保护从此呈现国际化的特点,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和协调的国际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智能产物应受法律保护的日益增多,知识产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例如受保护对象又增加了版面设计、计算机软件、专有技术等等,而且还在增加。

材料二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2年和2000年中国政府对专利法进行了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立法宗旨,强化了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大量压缩编制、精减机构的情况下,将中国专利局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设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九五”期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1%,年均增长15.7%;截止2000年底,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

——摘自蒋志培《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法律保护的含义》

(1)根据材料一,分析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19世纪中后期以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5分)

 

查看答案

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二战将“结束多边行动体系、排他性的联盟、均势和所有其它已尝试了许多世纪但总是遭到失败的权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和“永久的和平结构的开端”。历史发展表明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二战后的时代主题

B.联合国和美国没有能力制止流血的地区冲突

C.两极格局维持了世界短暂的和平

D.二战后恐怖主义盛行,威胁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