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1)如何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临时约法》颁布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法律的作用,力求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2)如何理解政权和法律的关系。法律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个其有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法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从属于政权的。(3)资产阶级宪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施。

——摘编自张晋落《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原则对当时社会变革

产生的深远影响。(6分)

(2) 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1)原则:民主共和。(2分)影响: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礼仪的变革;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4分) (2)观点一:同意。理由:用法律手段巩固革命成果;袁世凯独裁专制过程中始终不敢完全抛弃法律,复辟帝制失败;新文化运动兴起,从思想根源反对专制。(9分)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说明传统君主专制势力依然强大;法律从属于政权;《临时约法》没有真正实施; 尊孔复古说明传统专制思想依然占据统治地位。(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教育原则问题,需要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民国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也是符合国民革命与民主发展需要。其影响应该从一般教育所起的作用来分析,教育的作用都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其具体作用。 (2)第二问,有关于是否同意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问题,可以依据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来分析归纳,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辛亥革命是否是成功的问题分析,所以是否同意就可以有两种观点,同意观点的可以提供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来佐证,不同意这个观点的,需要提供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来佐证。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20世纪80年代起,拉美多数国家开始实施以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外向型发展战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拉美的经济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1.贸易自由化。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已从改革前的44.6%降低到13.1%。2.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或直接出售,或公开上市,或由管理人员和雇员购买,或由国家与私人合资。3.稳定宏观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财政赤字。4.税制改革。多征国内税,少征外贸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公司的利润税率;5.劳工制度改革。减少解雇雇员的成本和简化招聘临时工的程序,使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更加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经过十年的改革,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结构确实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内向到外向的转换。基本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了拉美各国国民经济的活力,经济有一定的增长,通货膨胀率显著降低,财政赤字减少。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明显,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许多竞争力弱的民族企业陷入了困境。在降低贸易壁垒后,进口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有企业私有化使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生产集中不断加强。私有化使失业问题更为严重。

——摘自徐世澄《拉丁美洲国家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拉美经济改革带来的问题,并谈谈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9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表二   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38人)

党派

代表人数

国民党

孙科、陈立夫等8人

共产党

周恩来、王若飞等7人

青年党

陈启天、余家菊等5人

民主同盟

张澜、黄炎培等9人

无党派人士

郭沫若、傅斯年等9人

阅读表一和表二,提取两项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5分)近代以来,人类逐渐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对比近代中西方经济文明发展模式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欧洲的经济发展史来看,至迟到中世纪的晚期,新的生产方式,如手工工场,逐渐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西方史学家眼中,被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些东西都是农业社会中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农业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的方式与工业革命以后的情形有本质的不同。

——孟彦弘《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材料二   无论是汤因比的“突变论”,还是克拉潘的“渐进论”,至少有两大共同的“漏洞”,一是把工业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经济的变革,忽视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实质。例如“渐进论”侧重在经济领域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把工业革命的内涵局限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材料三   中国所承袭的巨大的遗产中,包孕着可诱发现代社会的因素,这些积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刺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但是,作为总体特征的中国前现代社会……如果没有外来刺激,即使中国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前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特点。(5分)

(2)材料二作者认为在研究工业革命时应采取怎样的观点?(2分)请依据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内涵的理解。(8分)

(3)论述材料三作者关于近代中国转型的观点。(10分)

 

查看答案

2013年在瑞士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B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C加强合作来克服危机已成共识       D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查看答案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