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两个关键第一是时间,1858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个信息表明中国当时的腐朽政府被英法列强打败后被迫与其签定不平等条约,开始用“崇拜”的心态来对待西方列强。材料中由“夷”到洋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清政府的屈服,另一方面客观上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开始了平等的近代化外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查看答案

图中书法的特点应该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C.兼具规矩和放纵,雅俗共赏

D.造型准确,线条流畅,以意传神

 

查看答案

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           B.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查看答案

2007年7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口述历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是价值很高的一手史料

B.通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问题

C.对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作用很大

D.是对文字记载历史的唯一补充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