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 )
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 B.推祟儒家伦理观念
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唐太宗感觉长安夏天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七月,他又嫌宫室狭小,不能尽显大唐威仪,又重修了玉华宫。玉华宫的建筑是“苞山络野”,耗费以亿计。
——以上材料均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太宗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0分)